1)第245章 绝望的崇祯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紫禁城,御书房内。

  崇祯皇帝,神情有些呆滞的坐在御案后,内心已经陷入绝望。

  他刚刚收到急报,周遇吉殉国,大同的姜襄投降,被他寄以厚望的唐通,也紧跟着投降。

  这样一来,便导致居庸关失守,北京失去最后一道防线,闯贼兵临城下,已是必然。

  崇祯站起身来,赤足披发,走在书房中央,内心绝望,只觉得天地一片黑暗。

  姜襄、唐通、吴三桂、这是他最后的依靠,现在姜襄和唐通一箭未发,就献城投降,宣大、蓟辽的边军,半数叛国投贼,自己还能指望谁?

  让左良玉等部勤王的旨意早就传了出去,可是南方却一点消息都没传来。

  大明朝二百七十年的基业啊!

  难道就这么完呢?

  朕兢兢业业十七载,居然会做亡国之君?

  难道朕是昏君吗?

  从皇兄手中接过的江山,并非是这般模样,而朕在位十七年,没有将大明变好,反而一步步走向深渊。

  崇祯不禁对自己产生一丝怀疑,不过很快,他就否决了这个想法。

  朕怎么会是昏君呢?

  朕勤政不怠,每日批阅奏折直到深夜,休息不过两个时辰,朕勤俭节约,从来只穿粗布棉袍,食不过四菜一汤,朕不贪恋女色,宫中只有几位贵妃,如何能是昏君?

  纵观往史,有这样的昏君吗?

  崇祯眼中满是血丝,整个人陷入绝望,可朕如此辛苦勤政,这天下为何越来越乱,最后居然到了亡国的地步。

  在大明朝的最后时刻,崇祯潜意识里,已经意识到自身可能存在问题。

  治国理政,不是勤奋,不是多努力就能治理好的,方略错了,瞎指挥,只会更乱。

  不过他心里不愿意承认,自己辛辛苦苦十七载,对大明居然没有丝毫用处。

  天启走的时候,大明并不差,十七年不短,他是有时间改变的。

  “陛下,魏阁部、陈阁部到了!”王承恩走进来,看见崇祯的模样,心中一阵酸楚。

  陈演、魏藻德,是崇祯朝最后的一任首辅和次辅。

  山西一省之地,大明朝廷以为至少能与闯军相持半载,却不想一个多月的时间,三晋全失。

  李建泰带走两万京营后,北京的防御已经十分空虚,崇祯已经有了调吴三桂回防的意思。

  几日前,他曾暗示陈演,让内阁发令,调吴三桂回防,有关宁铁骑,大明还能一战,不过陈演却死活不写。

  今日崇祯收到吴三桂的折子,询问是不是该回防,所以崇祯将两人叫来。

  这时陈演和魏藻德站在书房内窃窃私语,不多时,换好衣服的崇祯,走进来坐定,身上已经看不到方才的样子。

  两人立时闭口不在说话,跪在地上,将屁股撅起。

  “两位先生,之前朕让你们下令,调关宁军回防京师,你们不说话。今日吴总兵上折询问,内阁可以下令了吧!”

  崇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