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92章 一石二鸟,给?奴挖个坑_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皇太极之所以犹豫不决,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。”

  “其一,多尔衮驻扎朝鲜的兵马原本就不多,此时再出兵?国,兵力捉襟见肘,辽东一旦有战事,难以从?国回兵驰援。”

  “这次我特意将布木布泰放回去,其用意之一,就是要麻痹皇太极,让他认定大明短期内不会对辽东用兵。”

  云逍侃侃而道,胸有成竹。

  杨嗣昌恭维道:“国师英明,接下来只需开启和谈,皇太极也就再无后顾之忧。”

  崇祯连连颔首。

  一直不大明白,叔父为啥放走布木布泰。

  原来是为了麻痹皇太极。

  为了国事,视女色如枯骨,如此高风亮节,也只有叔父了。

  云逍接着说道:“皇太极最为担心的,无非是多尔衮做大,今后不受其控制,不仅无法成为建奴的强援,反倒会跟阿敏一样,在朝鲜、?国自立为王。”

  杨嗣昌点头道:“国师所言不差,这正是皇太极最为担心的事情。”

  “这个也好办。”

  “你向皇太极建议,将辽东建奴的老弱族人,全部迁移到朝鲜就食。”

  云逍又抛出一条毒计……妙计。

  杨嗣昌呆了一下,接着猛拍大腿:“国师妙计,妙不可言!”

  崇祯还有些迷糊。

  这跟打消皇太极的疑虑,有什么关系?

  杨嗣昌一番解释。

  建奴如今最缺的,无非是粮食。

  满人当中的老弱病残,除了消耗粮食,没有丁点用处,可又不能当包袱一样给丢了。

  将他们转移到朝鲜,让多尔衮通过?国获得的粮食,来供养他们。

  如此一来,可以大大减轻辽东的粮食压力。

  单凭这个好处,就会促使皇太极做出决定。

  还有皇太极更加难以拒绝的好处。

  转移到朝鲜的这些满人,多尔衮不可能置之不理,只能捏着鼻子,当大爷一样养着。

  还不只是给多尔衮增加包袱这么简单。

  建奴的根基在辽东,这些迁移到朝鲜就食的建奴老弱,不可能会反叛。

  多尔衮日后想造反,他们也绝不会答应。

  失去了族人的支持,多尔衮即使有日天的本事,也办不成任何事。

  因此这些老弱族人,也就成了多尔衮的掣肘。

  如此一来,皇太极没了后顾之忧,也就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多尔衮出兵?国。

  杨嗣昌的思路被打开,接着侃侃而道:

  “等皇太极将老弱族人迁移到朝鲜,多尔衮出兵?国,就是我大明出兵之日。”

  “以我大明兵锋之盛,加之沈阳兵力空虚,建奴必败无疑。”

  “收复辽东之后,我大明继续挥师朝鲜,逼迫建奴残余东渡?国。”

  “一山不容二虎,建奴残余与?国,势必会争个你死我活。”

  “等两败俱伤,我大明或是暗中推波助澜,或是直接出兵?国,都将坐收渔利,解决建奴与?奴这两大祸患。”

  杨嗣昌越说越是兴奋,越是心惊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